一直以来,在公共区域的讨论,官方宣传甚至是娱乐段子之中,平时总是能听到诸如: 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异化。我此前对此没什么认识,最近听了 刘梦霏 老师,《游戏的人》系列播客,联想到参加工作以来,对工作和游戏的态度转变。让我对这些概念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由于已经听了一段时间了,我已经很难记起那些是播客说的,那些是我自己自觉的,故下文不再区分这些。更推荐大家直接去听听播客,在机核网应该可以轻松找到刘老师的账号,这里就不附上连接了。
在足球领域,贺炜老师有一段解说词非常出名。大意是”足球既是人类的第一大运动。同时足球 11 名球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形式又与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社会分工结构是如此相像”。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也对社会分工给出了积极看法,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省下来的时间也能帮助劳动者更好的提升自己(我并未看过原文)。但是播客中认为这违背了狩猎采集人的本能。我认为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过度分工和不成系统的劳动职责,严重削弱了劳动者的劳动意义和成就感。
这里先举几个例子。
一名脱模工人一天内完全倾注心血,燃烧灵魂,制造了一千个货品。远超行业平均效率,是所有脱模工人的标杆。可是他会在劳动中得到什么成就感?每天一千个货品之后会有什么改变,接下来应该一天制造十万个货品么?这有什么意义?
一个负责管理(比如,流水线管理人员)的职员,高度的分工让他的工作变成了专职用审核与签名帮助企业进步的岗位。除了工资,流水线的效能提高会让只签了个名的他有参与感和工作意义么?而在劳动过程当中,钱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举个反例,现代的建筑工人一边要忍受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工作环境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滥用权力等等不太正义的事件(我猜测的)。现在主流意见认为这不是理想的工作。但是换个角度想,小的时候我们用沙子堆起城堡,用泥巴建起水坝。谁会觉得这些是无聊的事情?
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能理解写下这段话的人心中的热忱,但我并做不到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生命的意义在于劳动,我非常认同这点。但我没法做到把自己的工作跟解放全人类联系起来。我也不认为我的工作是某些伟大事业的附属品。我认为劳动从来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不过,”互帮互助”,”创造”,”成就感” 和 “满足感”等等这些正反馈在现实的劳动中,在一些情况下被剥夺了。你不再负责完整的有意义的劳动,留给你的只有琐碎的重复的某段流程或者环节。而留下的异化的“劳动意义”丧失之后的劳动,则会产生对人心灵的伤害。而一旦开始祈求疗愈,一些人就会在消费主义中需求慰藉。
在长时间的无感情的劳动中,人会失去情绪。有些人会通过消费来创造生活意义。或者通过短视频来获取情绪碎片。
“这里的悲欢离合让人流泪”,“这里的搞怪让人发笑”,“他们是坏人,让我们谴责他们”,“只要你用了这个,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虚拟世界真的能让人获得生活意义或者感受到喜怒哀乐,让“人”觉得自己目前还是个“人”。如果你还寻求改变,那么消费主义的标签也真的能缓解你的焦虑,让你重新获取情感能量,继续生活。这都是真的。但是人们也真的在消费主义找回一点能量之后,继续被无意义的工作消磨。慢慢地彻底丢掉对于意义的追求。
虽然说了这么多坏话,但劳动分工也确实让大伙参与进了现代生活。
所有事情不是绝对强迫的。虽然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恶意引导的情况,但无论如何,严格意义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是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活。
让人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的。比如我可以选择坐更舒服的椅子,而不是只能坐房东的硬板木椅子。(当然现代人也有可能比农奴过的更像狗,刀耕火种也可以过的快乐体面而有尊严)我确实享受并且离不开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了。
现代社会分工是为了效率。效率社会没有好恶。能用短视频给你提供最快速最便捷的放松方式。就有其他方式能最有效率的给你施加痛苦。我认为现在一些产品就是,帮你从一些无关紧要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再给你施加另外的不必要的痛苦以牟利,之后继续让你在消费主义中寻找解脱。在效率社会的渲染之下,连我自己都经常希望自己屁股能后面能长出一个一直拧满的发条,让自己能保持高效。但这总是没法长期奏效。就像是弓,拉的太满崩断了弓弦之后需要时间,才能把弓弦重新接上。我自己也得依靠饮酒,短视频或者消费行为才能让我短暂的忘记眼下的痛苦。但这些对于真正的我的痛苦,没有一丝一毫的缓解,甚至增加了我的负罪感。
黑客帝国的例子说(我觉得),当你发现你的意志需要依赖外源性的东西才能存续,其实会更没有尊严。所以我们还是建议你好好的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像个人一样活着。
说说我自己,我对我自己精神变化的察觉,首先来自于游戏,这不是单纯的一句电子 ED 就能敷衍过去的。在过去的学生生活中,除非是玩累了,否则很少有不想打游戏的情况。我觉得这其实跟学生时期的生活方式有关,因为那时一直都是没有明确开始和结束的持续的学习生活,突然之间游戏提供了一些有尽头的任务,哪怕是在游戏当中,完成这些任务也是真的能让人精神振奋,给了年少的我在另一个环境也能改变世界的信心。但现在看,我在工作中领取任务,完成的任务的方式跟我过去玩的各种各样的 RPG 游戏别无二致。这直接导致了我对于 RPG 游戏失去了动力,在游戏里也完全得不到任何放松,也就对游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过去几个月,我感觉工作的越来越痛苦,我看着一个个格子被填满,一个个指标在跳动。我却完全感受不到这些指标的意义。只有“生活压力”这种东西的压迫下,我才不得不告诉我自己得继续麻木下去,挺下去。
还好,我的工作一定程度的有限保留了挥洒创意的环节,并且只要你不主动丢弃,也可以完整的保留工作尊严,这让我没有过分的痛苦。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最终答案是: 感受不到意义的任务,确实就是没有意义,他们开会说的什么增长了多少百分点,这种目标甚至结果对我来说,就是一文不值。但我发现劳动本身可以是快乐而且有意义的,通过尝试新工具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获取更强的反馈和乐趣。通过更用心的思考可以得到让自己满意点头的设计。解决没人在意的难题一样可以让自己充满成就感和劳动意义。我甚至发现,这些在劳动过程当中的反馈,远远比这份工作本身更令人干劲满满。现在的我还想要技术成长,或许当我在这份工作中找不到可以解决有意思的难题的时候,就是我离开的时候。
所以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不想承受现代社会带来的额外的痛苦,我想安静的劳动着,安静的活着。我想要在城市的角落,基础设施足以满足生活的地方,在安静,偏僻的低密度的居民区里,有一栋独立的房子,有不必过于熟识,但大致相互了解日常生活,见面会打招呼的邻居。有稳定的情感关系和几个可以沉默的坐一天的朋友。有不必非得参与,但下班之后可以公共聊天的空间(酒馆,草坪),公园,足球场和新鲜事(展出,球赛,音乐会)。有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爱好。同时也不该一成不变的生活。也许可能还需要穿插几天完全一个人独处,穿插一个季度的换个房子居住,穿插半个月的其他城市的旅行。和最重要的,一份健康的,能够肆意挥洒创意的工作。
有的人天生就该奏响乐章,有的人就该领导团队。我就要在角落里默默挥洒一辈子创意。